生而自由——《在下巴赫》影评

谨以此文纪念腓特烈大帝诞辰297周年,亲爱的弗里德里希,生日快乐~

>>>>>>>>>>>>>>

 

谨以此文纪念腓特烈大帝诞辰297周年,亲爱的弗里德里希,生日快乐~

—————————–

我当然知道不能去跟Spielfilm较真,所谓认真你就输了,人家打着的本身就是“含有虚构编造成分考据请自重”的旗号,然后该胡编的胡编该乱造的乱造,拿本历史书逐一考证这种行为,反而显得那么不解风情格格不入。

然而事关本命,《在下巴赫》我还是很想认真地输一把。虽然我很佩服导演和编剧的想象力:能把弗里德里希和巴赫在史书上描写寥寥的会面扩展成了这么庞大的内容,但看得出来导演是力图把弗里德里希拉下神坛,力图表现这位旧时代终结者和新时代开拓者心里那道永远不会愈合、来自于他父亲的深深伤口,以及向往却无法追求的自由。所以片中导演把老巴赫设定为音乐界中酷似弗里德里希老爸那般专制古板严厉的国王,两人的会面让自以为摆脱了父亲阴影的弗里德里希再次噩梦重现,而这回是他断然不能忍让的艺术世界……于是,自由,疯狂,反抗,浪漫主义(请注意,德国的浪漫主义跟浪漫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一种极为癫狂的对立统一状态),历史,悬疑,爱,音乐。这些元素纷扰交织在一起,最后弗里德里希从老巴赫身上找到了来自父亲的祝福,老巴赫也从弗里德里希身上领悟了属于儿子的救赎,皆大欢喜各走各路。

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一次对历史重新解读的失败尝试。影片发生的时间是1747年,此时弗里德里希老爹刚刚去世七年,两次西里西亚战争已然结束,弗里德里希早就不再是当年那个想方设法反抗激怒父亲、无心于王位、军事和政治的叛逆王储,他对父亲的感情一直是爱恨交织,既崇拜又憎恨,既想摆脱又在无意中试图比他做得更好。但那时他早已能够心平气和地承认是父亲造就了如今的他,他必须感谢他的父亲,他也必须承认,他爱他的父亲。弗里德里希已经很久很久不再有过梦魇,直到七年战争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刻——难道巴赫这个父亲的化身在此刻对他的影响会大于七年战争时期以为黎明再也不会降临、遗嘱已经写好、随时准备服毒自杀的恐惧与绝望吗?而且导演把老巴赫也设定的太无礼了,尤其是钢琴陷阱那段,我都替弗里德里希心疼——真的是活生生昨日重现伤口上撒盐,先不说弗里德里希反应如何,那种不分场合当着众人面给弗里德里希难堪,我都一瞬间觉得丘八国王重出江湖……

且说当年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可以说像驯兽一样驯练(非训练!)弗里德里希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各种禁令各种强迫,于是我们热爱文学哲学音乐厌恶军事训练政治学习一点也不想当国王的弗里德里希自然是各种反抗,却迎来了来自于父亲更有压迫力的束缚。比如监视他每天的举动,禁止他去欧洲他国游历(这是欧洲各皇室王子教育中非常核心的一环)等等。弗里德里希当然也有试图改善父子关系,然而他那封表面恭从实则讽刺的信只让父子之间的斗争不断升级。

一切的转折点出现在弗里德里希的母亲,索菲·多萝西娅试图给弗里德里希和他英国表妹牵红线开始。英国王室冷淡的态度激怒了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然而弗里德里希却希望自己能够借助这次联姻逃离父亲的阴影,因此开始秘密策划逃亡行动。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封至关重要的信件寄错了地方,导致弗里德里希出逃计划还未开始便已夭折……为了给弗里德里希一个教训以及得到他的绝对服从,他的父亲执意将此次事件影响扩展到最大。于是,一场原本很单纯的追求自由的行动因为跟英国王室有所牵扯,渐渐升级到“叛国”“篡权”的高度。审判结束后,曾经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王储弗里德里希被关押囚禁起来,甚至面临“放弃继承权还是放弃生命”的选择。

而他的父亲此刻又下了一剂猛药:弗里德里希的好朋友、帮助弗里德里希出逃最得力的帮手汉斯·赫尔曼·冯·卡特被判处极刑。其实当时卡特原本可以逃过一死,是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三次施压于最高军事法庭,迫使他们认定卡特罪大恶极当以处斩。于是那天,隔着一扇窗户,弗里德里希亲眼看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自己对自由的追求而献出生命。这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垮了本就处于崩溃边缘的弗里德里希,他整夜整夜不能入睡,不时地啜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惊恐状态中。不过好在,经过这次打击,弗里德里希终于成熟理性起来。他终于愿意向他父亲示弱,愿意在大庭广众面前跪在他父亲身前,并亲吻父亲的脚背。甚至在面对他父亲处于政治考虑强加于他身上的婚姻,他也是只意思意思反抗后屈服了。“这是不得不付出的自由的代价,”他在一封信中说,“但这也足够了:你好,女士,我们各走各路。”

弗里德里希对于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的反感,一方面源于父亲的强迫,另一方面亦源于伊丽莎白的思想境界。在被后世誉为“皇座上的哲学家”,能与伏尔泰为友的弗里德里希眼里,伊丽莎白就是一个没有主见和思想,只知道服从和依赖的存在。那种温顺恭俭的态度自然让他联想起自己付出惨重代价后的低头,于是,厌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话说这里有我翻译的一份两人关系的小说节选,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读下)这段婚姻带给弗里德里希唯一的好处就是,他得以远离父亲搬到莱茵堡居住,人身得到了相对自由。那七年是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一生中最后的幸福日子,因为在无忧宫修好之后,夫妻俩一直两地分居,直到死亡他们也没再见过几面。

而他亲手设计的无忧宫的建立则象征着弗里德里希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自由和新生。那里只允许他认可的人入内,那里是真正完全属于他的精神领地和思想空间,是他逃离(而并非真正摆脱,事实上永远无法摆脱= =)父亲阴影的圣地。在那里,他可以召开著名的圆桌会议,和众人一起畅谈哲学;在那里,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吹笛子看书养狗;在那里,连死亡都变得有如吃饭喝水一般简顺其自然……

写到这里似乎是偏题了?但我只是想表现导演试图诠释的父亲巴赫在对比弗里德里希真正父亲时显得那般弱势,似乎只会依靠不敬的态度和无礼的举止来表现自己的权威和固执……大学历史书上只笼统写过弗里德里希的父亲如何严厉专制,事实上如果我的毕业论文没有写弗里德里希,我对这种专制也只会停留在表象,会觉得那是一个帝王应有的牺牲和考验,会觉得导演这样处理很新颖有趣……但很不幸,我毕业论文参考书目有八本,弗里德里希所受的折磨和绝望,我感同身受。于是,在我眼中,这种所谓大胆的创新就是在明知道弗里德里希那道永远不会愈合伤口的情况下玩命撒盐,试图在第二次虐中达到他自身艺术境界的升华……逼着一个好不容易逃离过去的人再次深陷梦魇,只从字面上知道弗里德里希被“折磨”“专制”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那是多么痛苦的日子,即便回忆亦是荆棘满地,不划到全身血印不会罢休。

不过导演的聪明在于,他成功利用了弗里德里希内心深处属于哲学家艺术家的敏感心灵= =要知道哲学和艺术在弗里德里希的王储教育中是被禁止的,那一直是弗里德里希反抗父亲的一种方式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在这样一片能够救赎他的精神领地中,一个酷似他父亲形象的“国王”忽然强势闯入……于是乎1747年本应沉稳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父亲的弗里德里希在他最爱最不能退让的领域被刺激到,于是回归成当年那个叛逆小王储……这是我为剧情的合理性找到的唯一解释,并且觉得它很牵强——毕竟弗里德里希不是子桓那种板钉上的文青,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开明君主深谙“在其位谋其政”的道理,王储时代他可以任性可以追逐他的兴趣,然而一旦成为国王,爱好依旧只能是随时可能被牺牲的爱好,国家利益民族权益理所当然凌驾于所有一切之上。在继位之初他表示要和平要发展,然而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曾经厌恶战争的军事天才出于政治经济等等考虑,一举打响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并取得胜利。至此,普鲁士的崛起终于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也终于能明白自己父亲的苦心,即使伤害依旧,他已经能够以平常心看待。想想之后弗里德里希与伏尔泰友谊的破裂都没有带来如此大的刺激,而纯粹泛泛之交的巴赫能带来如此强大的冲击简直……就算巴赫真的是以音乐界父亲国王形象亲临,此刻的弗里德里希只会感到不舒服而已,断不会因为这种刺激而回到他那不堪回首的青春年少。

历史学家针对这次会面,最普遍的说法是,巴赫当众完成了一个三声部赋格,但没有作出六声部赋格,在第二天自己选择了一段旋律创作了六声部赋格,而导演却把它彻底变成一场闹剧。这个桥段在我看来充满了巴赫对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拙劣的模仿……这种把音乐家和雄才大略君主对立,把巴洛克思想与开明君主专制对立,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而把这种子虚乌有的对立升级到精神层面的父子关系则更是雷人……这已经不仅仅是不符合史实的问题了,事实上,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再说卡特。弗里德里希是不是Gay目前都没有定论,他虽然跟王后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常年分居没有子嗣,但是在西里西亚战争结束、七年战争开始前的那段日子,他明明有个情人,著名的舞蹈家芭芭拉·卡帕尼尼……看到弗里德里希让近侍扮演他自己而他自己饰卡特说出Ich liebe dich时我真快疯了,用他们两个的“爱”来表现弗里德里希反抗父亲追求自由,这也太扯了……男人就不许有一个生死相交的好朋友吗?!怎么是个挚友都说搅基还让不让人活了= =退一万步讲,倘若弗里德里希真是Gay, 基的对象也绝对不会是卡特,我翻了三本资料包括一本及其八卦的小说体两本史学传记体都没看到一星半点的蛛丝马迹……我最崇拜的德国史学家Jonannes Kunisch在论述这个问题时,猜测性提到的人选,跟卡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况且他主要还是驳论,想想看,那可是允许同性恋结婚对同性恋宽容的德国,那可是德国外交部长去年10月才和他的男朋友举行婚礼的德国)……用得着洒这种无中生有的狗血吗……我真的很反感这种把明明是改变一生的痛苦和绝望推到虚无飘渺的爱情身上……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他父亲强迫弗里德里希服软的愿望,从逃跑失败被抓,几个月间一次又一次的审讯,逃跑性质被一次又一次曲解升级,自己的命运一天比一天黯淡;这种一点一滴的凌迟般的绝望终于在“放弃王位还是放弃生命”时到达了顶峰,他的父亲母亲似乎完全放弃了他,和他关系最好的姐姐在巴伐利亚,他从风光无限的王储变成叛国者阶下囚……弗里德里希此刻仍然咬着牙不曾屈服,这才替他的朋友卡特带来了灭顶之灾——弗里德里希自责内疚了一生,导致在七年战争结束后的司法改革中,他明确规定国王没有任何权利干涉司法进程,而公民遭遇任何不公道的事情都可以上报于他,他会尽最大努力保证人民的权利得到保证和维护。

也许导演的用意是如同《帝国的毁灭》展现希特勒人性化一面一样,用这种情节来展现无所不能的天才腓特烈大帝软弱脆弱的一面?好吧,此刻我姑且认可导演的做法,1747年?卡特已经挂了20年了,如此雄才大略的帝王是会以纳兰性德那种活在过去的男人之方式哭哭啼啼念叨旧爱呢,还是以一个帝王的方式完善司法过程,保证人民利益不受权贵侵犯,让卡特这种悲剧再也不会发生来纪念旧爱呢?想象也要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以我之陋见,不了解弗里德里希的,看到这桥段会觉得他神经兮兮有点变态;了解他的,会觉得导演神经兮兮不是一点变态。

弗里德里希的妹妹阿梅丽和巴赫大儿子弗莱德曼的桥段更是有些莫名其妙……阿梅丽是有点怕她这个哥哥,但远没有到讨厌的地步,兄妹感情其实还算可以的……历史上阿梅丽喜欢的似乎是一个下级军官,她是试图跟着那个军官逃走被发现,后来那个军官战死(还是被处死?忘掉了- -),弗里德里希也成全了他这个妹妹终生不嫁的愿望,并没有强迫她按照他原本的意愿进行政治联姻。事实上我怀疑这段是导演本身的恶趣味,谁叫弗雷德曼这个名字是“自由的人”的意思呢,跟导演试图贯穿影片始终的“挣脱桎梏追求自由”的主旋律是多么的符合啊……更加巧合的是历史上的阿梅丽公主喜欢巴赫家族的音乐,于是,倒霉的军官无辜被戴绿帽子,穿越先锋弗雷德曼已经很有点恃才放旷的杨修风范了……其实我很想问问导演,弗雷德曼偷情被抓包之后,跑去捧住我家弗里德里希的脸是神马意思……那货还是弗里德里希吗,还是那个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一举赢得“大帝”尊称的弗里德里希吗,还是那个七年战争中以一国之力同整个欧洲大陆抗衡的弗里德里希吗,还是那个受缪斯女神与阿喀琉斯庇护,在首都沦陷的最黑暗时刻迎来勃兰登堡奇迹的弗里德里希吗??!!

以及悲剧的伏尔泰……他一出来我就在想,这电影果然是恶搞吧恶搞吧!就算人家名字里有个玛丽也不用这般丑化吧= =如果照这个逻辑,东方朔不需要活了= =人家字曼倩……多么妖娆美丽零露漙兮……

在此引用《明镜》杂志对《在下巴赫》最后一段评论:这部电影并没有试图继续开展情节,而是用乱七八糟、毫无可信度的爱恨交织取代史实,让音乐成为了华丽装饰的附属品。人们不禁要问,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影片的确有些有趣的元素,这些不同寻常的预期或许能带来新的观点,但是说到底,这部影片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和言之无物的内容。作为喜剧片太无趣,作为心理片思虑不周,作为历史片太荒谬,作为暗示片,主题感染力太淡弱。

虽然有些尖刻,作为弗里德里希忠实拥护者,我表示对这部原本寄予厚望的影片极其失望,很有种当年看月华丕云文的感觉:名字还是那些名字,地名还是那些地名,人则不知道跑到马里纳亚海沟还是珠穆朗玛峰上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像是顶着这两个人的马甲,全新乱来的性格和故事。

这部片子我唯二觉得眼前一亮的地方,一是弗里德里希躺在无忧宫前他的坟墓里,并说那是他最爱的地方……相当感慨……联想起后来,在弗里德里希死后,他的继任者,侄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并没有按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在无忧宫他最爱的狗旁边,而是葬在了弗里德里希父亲身边。1952年他的陵寝又一次被搬迁,直到1991年,这位伟大帝王的遗愿才终于得以实现。另一个地方则是弗里德里希和巴赫一起敲锣打鼓,那般孩子气的放纵与快乐,是弗里德里希一生渴望却从未拥有过的……

弗里德里希的痛苦是源自灵魂深处的,那是26年来赋予他血脉的父亲烙下的永久痕迹,除了死亡,任何人都无法救赎。他从一出生就注定是帝王就被寄予厚望,三岁起开始接受严酷的帝王训练,他不被允许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只允许具备一个帝王全部素质。所以他注定会牺牲会失去,最后成为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所以老弗里茨才会被评价为孤独的帝王,然而这是他的选择。他只认最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将就;宁缺毋滥,他宁愿一个人会当凌绝顶,也不愿用假象去维持一个表面的幸福。

或许,就像音乐剧Elisabeth里唱到的,真正的自由或许只会带来疯狂,我却缺少疯狂的勇气,所以我只能坚强,做我力所能及之事。这句话,也是弗里德里希一生的写照。

(所以我真觉得他们两个很配啊,啥时候往我硬盘里这对CP的大坑里撒点土吧orz…)

我想,当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表示对他孤独的唏嘘或是报应时,弗里德里希只会微微一笑:

“我孤独时,是最自由的。”

2 thoughts on “生而自由——《在下巴赫》影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