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ngle of Desire

德国老电影 Der Blaue Engel (中译名蓝天使)胡言乱语版影评。

附带抑郁DeBuff,戳开请谨慎。

——————->>>>>

这学期选修了一门Didaktik der medialen Geschichtsvermittlung im DaF- und Landeskundeunterricht,说白了就是电影在德语或国情教学中的应用。

老师名字里虽然带von并且是隔壁系的大牛之一,却是个非常风趣和蔼的老太太,时不时还会跟我们扯几句南腔北调的中文。总之,这门课真的能让人学到很多以前根本没机会了解的东西。所以说,Landeskunde这种东西,仅靠《德国概况》那一本小册子是完全不够的嘛。

今天课堂上看了慕名已久的<Der blaue Engel>,中文翻译是蓝天使。其实这部电影改编自Heinrich Mann的小说<Professor Unrat>,也是最早的有声电影之一。贵族老师说它代表着上世纪20年代德语电影的最高水平,那也是德语电影的黄金年代。在纳粹时代到来之前,德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毋庸置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影片拍的也的确不错,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说摄影棚相当简陋,然而导演仍是通过了无数小细节活灵活现展现出魏玛共和国末期的画卷。然而那段历史本就沉郁,凡是扯上“战后”“阶级矛盾激化”“缺乏执政经验”“经济危机”等词汇的政府多半没有好下场,更何况是战败国之一的德国。在凡尔赛条约的压迫下整个德国呈现出一片民不聊生半死不活,马克大幅贬值各地暴动频繁,很显然软弱的共和国政府并没有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稳稳掌舵的资本,它一步步退让一步步妥协,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特勒通过民主选举走上政治舞台,拉开了第三帝国的序幕。

其实我本人并不喜欢看德语电影。倒不是因为拍的不好,只是实在受不了每看完一部必会抑郁一阵子的心路历程。在观影前老太太给我们科普了德国电影拍摄守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还好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于是现在是好莱坞速食大片一统江山(大雾)。假如希特勒成功搞了个大一统德国的影视业继续蓬勃向上,也许今天我们看到的全都是“每个镜头都试图诠释挖掘演员和观众的内心”“每段音乐都是为了强调矛盾的碰撞”“每束灯光都在讲述情节的起伏”“每个细节都前后呼应着体现着当时的社会风貌”诸如此类的电影……然后也许看电影再也不会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我想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心情没事找找虐无聊就抑郁吧……

但是很不幸,这部电影是我们的课堂任务。继续很不幸,它继承,哦不应该是开创发扬了德国电影的优良传统。仍旧很不幸,贵族老师很认真地给我们讲解着每一个小细节。于是哪怕是男女主人公很简单的排排坐也带上了些许悲凉宿命的味道,在还未看完时我忍不住搜了剧透,却还是在亲眼见到那段情节时被虐的几乎内伤。更加不幸的是,我分到的任务是给男主人公做一个Interpretation. 于是回家后我继续查资料上youtube重看了部分重点剧情……窗外阴沉就算了四点天黑是要怎么样,这抑郁的头一开就奔流向海不复回了T T…

电影的主角是和康德同学重名的Rath教授,虽然社会地位处于当时的中产阶级,生活依旧清贫古板,是个死做学问不太会自理的老学究。为人刻板严厉,深为学生所憎恨。他唯一的朋友就是房间里的一只小鸟,在影片开场时还会很孩子气地学着鸟叫逗引着他的小宝贝,却只发现了小鸟冰冷的尸体。(我想起了我家老弗,除了爱犬和爱马,他也是孑然一身孤独终老……)老教授每天的生活一丝不苟,每天八点准时走进教室,大声擤下鼻涕(德国人啊><100年过去了你们这个陋习啥时候能改)然后开始折磨学生。那时候男孩女孩必须分开授业,而青春期的少年们又怎会人人都如Primus一般老实听话:人不轻狂往年少嘛。那一天班里调皮的男孩拿着平民酒吧“蓝天使”里驻唱歌女Lola Lola的照片在全班炫耀,甚至考试时都不忘拿出来轻吹歌女照片上黏着的羽毛裙,自然逃不过被勃然大怒的教授没收的下场。课后从Primus那里得知班里几个学生每天放学都会去“蓝天使”鬼混,教授决定亲自将学生带回。

生活单纯古板的教授踏上了前往蓝天使的小巷。或许在他轻吹照片的那一刻,道德和欲情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走进蓝天使的那一刻,确确实实是为这位与书本为伍的老学究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教授与Lola的初次见面将两人的性格展露无遗:一方古板、礼貌而禁欲,带着点鄙夷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另一方轻浮、无礼而放荡,对生活早已没有任何幻想。在这个全然陌生的世界里,教授不知所措,眼前的一切与他以往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他正经着抗争着,却还是一步步陷入了内心的迷失。那天回家后他的衣着远不似往日那般整洁,头发凌乱甚至忘了自己的礼帽。他试图掏出手套擦汗,却发现自己误拿了Lola换下的短裤。次日上课他不仅迟到,擤鼻涕的声音变小,对学生也前所未有地说出了“请坐”。影片在教授从旋转楼梯上下来时已经暗示了他社会地位的陨落与内心的堕落,而权威的丧失,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认为教授第二次去蓝天使时,与其说是寻找学生,不如说是抱着想见Lola的绮念。他径直走进了Lola的化妆间,他把Lola的短裤卷的整整齐齐送还。面对Lola的调戏与调笑,他无措却试着习惯接受。陌生的生活方式与感情刺激着教授的神经,那象征着欲望的小丑的进出也显得越加频繁。在娇艳性感挑逗着他的歌女面前,道德的抵抗愈显薄弱。在他被Lola半强迫按在身边协助她化妆时,两人因座位高低产生的身高差也暗示出此刻教授与歌女形象与地位上所出现的偏差。教授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中产阶级,而是木讷着迷失着快要屈从于内心欲望的男人;而歌女却占据着主导地位与诱惑,她肆无忌惮地开着教授的玩笑,而教授的表现青涩不知所措如同一个男孩。随后出现的骚扰Lola的客人更是突出了这一点:教授为了她愤然同那人起了冲突,并毫无顾忌无视自己的教养扇了魔术师好几个耳光。在警察把客人劝走后,教授被请上了高高在上的嘉宾席。道德的围墙终于坍塌,他决定屈从于内心不断蓬勃着的渴望。那陶醉的表情或许从未出现在过教授脸上;那表情也许让他变得更为人性和柔和,却亦是教授走进深渊的前奏。

其实想到这里就觉得悲哀。这种感情成就了教授也毁了教授。或许那并不能被称为爱,就像老太太说的那样不是真爱而是现实的爱。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带来了相互的吸引,歌女无时无刻的骚首弄姿也在挑逗着他欲情的神经。肉体的相互吸引带来了一时的激情,它让教授从压抑到释放,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激情。于是他向歌女求婚,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人看似和平地生活在了一起。只是这份感情,带给教授的并不是救赎,也不仅仅是从Professor Rath变成Professor Unrat(垃圾),而是毁灭。

在Lola引诱下堕落的教授被开除了公职,迫于生计只能在蓝天使做一名小丑。此时Lola对教授的新鲜感已全部消退,她厌倦并厌恶着这个无能而懦弱的老头,渴望追逐新的刺激与激情。魔术师强迫教授扮作小丑走上舞台,教授的内心世界开始崩溃。“他们想看他如何堕落的,他们要让他展示他堕落后的一面,他们渴望他低到尘埃里任他们侮辱蹂躏。”贵族老师的点评真是深得我心。

虽然欲情与爱情让教授勇敢地走进了歌女的世界,然而在大庭广众下被羞辱还要摇尾乞怜不时触击着教授的道德底线。还有什么比自己木然压抑地接受着魔术师砸鸡蛋侮辱,而自己妻子却和其他男人卿卿我我调情更糟糕的事情呢,教授终于崩溃。他被迫学着公鸡叫发出绝望的哀鸣,转身走下舞台想要杀死Lola,这个引诱他堕落又抛弃他的存在。那时他上着小丑的妆,头上乱七八糟流淌着蛋液,整个人像是丧失语言能力一般急于寻求着一个解脱。在那个冬天的夜晚,酒吧里人声鼎沸,Lola依旧秀着她性感的大腿唱着诱惑的歌,而教授则披起他往日常穿的风衣,悄悄地离开了蓝天使,整个小巷一如他来时的那样空无一人。大雪簌簌地下着,教授脚步踉跄而彷徨。他按着家里的门铃却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后他回到了学校,随着巡夜人摇摇晃晃的手电光束,人们发现教授死在了自己的讲台上。他的手那么用力地抓住讲桌,仿佛是在抓住昔日一成不变却单纯美好的生活。

我忍不住想起了<Pretty Woman>. 他们本质类似诠释手法是那么的截然不同,好莱坞式的童话大团圆似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在德国人的电影中。你看,这就是德国人最讨厌的地方。他们的作家可以搜集编著出世界上最美的童话,但是他们的编剧却致力于剥去一切粉饰骷髅的华美外袍。他们不要Fiktivität只要Realität,他们热衷于把在聚光灯下无处躲藏的人性一层层撕裂,让黑暗和消极暴露无遗。剥裂的过程或许欢乐如同《拜见希特勒》或许沉重如同《希特勒的男孩》,然而在结局处必定是会给予观众沉重的一击。他们不曾强迫什么,然而他们所展示的真相却会把你拖入莫比乌斯环一般思考的泥沼,连带把你的情绪变得无比抑郁沉重。

我亦想起之前疯狂单专辑循环的<Elodia>. 孤单的小丑与诱惑的半神,Inferno即是他们爱情的诞生也是结束的前奏。所有的冲突与纠结在Elodia里展露无遗,他看到了结局的静寂,看到了每天用“我们”不断生长的爱的谎言,看到了两人的渐行渐远,亲密导致的逃离。他们疯狂地做爱,企图寻回最初最真挚的爱情;他绝望地呐喊着“抱紧我,我的生活,抱紧我”却仍改变不了两人命中注定的转折点。于是小丑决定离开她的心离开她的爱,他挣扎着痛苦着,为爱迟疑着为恨鼓舞着,他终究亲手杀死了他的女神,抱着她冰冷的尸体走过剧院空无一人的走廊。他说再也不会有任何误解和失望,这是我们的第二次机会,世界上终于只剩我们两个,再没有什么能把我们分开。

小丑与半神,教授与歌女。前者或许更为幸运,毕竟他们曾经拥有过真挚的爱情,而死亡未尝不能说是新的希望;而后者呢,死亡仅仅是从一个屈辱中解脱,人性在此刻万劫不复。

就像L姑娘所说,美终会消散,生命毕竟从来就只剩下绝望和死亡。

Today on history:

  1. 2013:  Per aspera ad astra——评《地心引力》(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